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莫家豪教授在《高等教育时报》分享对中国新教育纲要的看法

莫家豪教授在《高等教育时报》分享对中国新教育纲要的看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旨在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纲要》提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加强与外国大学的合作,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这项策略旨在「开放」中国教育体系,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中国发起和参与国际科研计画、设立课程、主持科研项目,推动建设创新基地、国际实验室,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尽管这一做法似乎与中国自给自足的说法相矛盾,但专家认为这是对经济挑战的回应,特别是在将学生送往国外接受STEM教育方面的困难。香港恒生大学常务暨学术及研究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莫家豪接受《高等教育时报》(Times Higher Education)专访时强调,参与国际科研合作的战略重要性可以提升中国大学的全球地位。尽管安全担忧导致许多国际机构与中国断绝合作,但仍有来自非西方国家,如俄罗斯,对学术合作伙伴关系的兴趣。对STEM教育的重视为中外合作提供了机会,因为这与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优势一致。这一转变反映出策略旨在「开放」而非对抗,并呼应了美国在过去高等教育中的政策。

媒体报导:

Times Higher Education | China hopes for increased cross-border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 24/01/25

香港新界沙田小沥源行善里
电话: (852) 3963 5000
电邮: gs@hsu.edu.hk
私隐政策

© 2025 香港恒生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