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1日

2025年3月1日,香港恒生大学研究生院与青少年发展企业联盟 (CDIA)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合办青少年发展企业联盟10周年论坛,题为「培育人才— 共建新价值、新模式、新路向」,活动于香港大学黄丽松讲堂成功举办。 CDIA 10周年论坛吸引了超过300名参加者,香港恒生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郑慕智博士担任主礼嘉宾,为论坛增添光彩。
除了郑博士外,论坛还邀请到前岭南大学校长及著名经济学家陈坤耀教授作主题演讲,香港恒生大学常务暨学术及研究副校长莫家豪教授作主讲嘉宾,以及来自商界、慈善界和学术界的重量级嘉宾作分享,包括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罗桂祥基金捐款主席及受托人张罗其乐女士、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张浩南副教授、南京东南大学社会学系尹曦粲副教授、团结香港基金副研究总监郭凯杰先生及青少年发展企业联盟主席陈龚伟莹女士。

论坛重点探讨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传统的青少年生涯规划政策,以实证模式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库,为国家发展培育新生力量。 CDIA的「Y-WE计划」已帮助逾3,000青少年「职场开窍」,提供职场配对,让他们亲身体验工作环境。 CDIA旨在支持青少年发展,增强年轻人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博雅教育的时代意义

莫家豪教授在《推动跨代共融并进:博雅时代的新角色》演讲中,详细阐述了该校「博雅 + 专业」的独特教育模式。他强调,当代大学生除了追求学术成就外,更应具备关爱社会的人文情怀。莫教授指出,教育不应仅限于书本知识,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与不同世代建立联系,推动跨代共融,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莫教授分享案例,虽然科技有助长者日常生活,但研究发现,长者仍渴望与真人交流,表明科技无法取代人际之间的情感支持与关怀。这些进一步印证了莫教授的观点——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专业技能,还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全球化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真正的教育应该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的公民。
跨界协作推动教育变革

论坛上,陈教授指出,当前全球面临地缘政治、科技颠覆、人口结构变化等六大趋势,急需加强青少年的应变力和创造力。与会者一致认为,教育变革刻不容缓,学界倡议中学强化应用教育,衔接新设的应用科学大学。
呼吁政府搭建平台整合资源

CDIA主席陈龚伟莹女士强调,推动青年工作不能空谈,必须打好基础,为青少年「职场开窍」,与社会「试水接轨」。她指出,面对世界快速转变,现有的青少年生涯规划政策值得重新审视,并以实证模式建立可持续人才库,为国家发展培育新生力量。香港大学荣休教授陈丽云总结时呼吁,政府应作为桥梁,搭建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推动青少年培育改革,以应对全球剧变带来的挑战。
媒体报导:
星岛头条 | Y-WE计划助青少年职场开窍 港大研究证成效显著 孙玉菡吁各界支持 | 0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