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香港恒生大学 x 伦敦大学学院管理学院:2025年研究生暑期课程 — 探索创新与全球挑战的转化之旅

香港恒生大学 x 伦敦大学学院管理学院:2025年研究生暑期课程 — 探索创新与全球挑战的转化之旅

由香港恒生大学(恒大)研究生院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 UCL 暑期课程:创新生态系统与全球挑战」已圆满结束。课程于2025年6月23日至7月4日举行,为期两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参与,展开一段充满学术启发、国际交流与文化体验的深度学习旅程。共有14位恒大研究生参与此计划,课程内容丰富,鼓励学生深入探索创新、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及全球协作等领域。

课程以 UCL 标志性的日本庭园迎新烧烤活动拉开序幕,随即展开一连串密集的讲座、工作坊、业界交流与文化参访活动。教学主题涵盖范围广泛,从绿色金融、循环经济,到人工智能、领导力及未来工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视角,以理解当今复杂的全球挑战。

除了严谨的课堂学习,暑期课程亦安排了多样化的社交与文化活动,丰富学术体验。活动亮点包括伦敦红色观光巴士全景游览、温莎堡文化参访、伦敦劳合社实地考察,以及泰晤士河告别船派对等。学生亦透过晚间的互动活动,如桌上冰壶游戏与保龄球之夜,促进跨文化交流,建立长久友谊。

凭借其多元课程设计、国际化学生背景,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025 年 UCL 暑期课程是一段真正具有转化性的学习旅程。这项计划不仅深化学生对创新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更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与领导能力,为未来应对重大挑战做好准备。

学生分享

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宝贵的赴UCL学习机会!这段经历不仅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开阔了国际视野,更是结交了一班优秀的各国学子

LIANG Lusi (创业管理理学硕士)

这次的课程体验感非常好,很感激学校给的机会。不但有全世界各国商科的学生汇聚到一起,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不同思维方式下碰撞的学术火花,而且还体验了UCL的教学方式,第一次感受欧美老师的课堂节奏。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课程之余,文化活动也非常丰富,老师们很用心策划这个项目。我们也把恒生大学的学风校训,香港的美食和文化都分享给了西方的学生们。

ZHANG Jingjing (商业管理硕士)

在伦敦大学学院为期两周的学习之旅充实而富有成果,不仅收获了课程中诸多理论框架与灵感启迪,教授们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更令人难忘。最打动我的是来自欧洲、南美、东亚及南亚各地区、拥有多元专业背景的同学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或许我们未能在课堂上提出最完美的商业方案,但创新精神与对产业生态的深刻认知已在彼此心中生根发芽。这段经历显著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也为未来的工作学习注入了强大信心。

CAO Yu (公共政策及风险治理社会科学硕士)

项目期间丰富的教学参访令人目不暇接:既领略了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底蕴,又参访了地标性建筑劳埃德大厦,深入了解英国保险与再保险业的发展历程。这座以独特‘inside-out’建筑美学闻名的大厦内,各国交易楼层鳞次栉比,现代经纪体系的演变轨迹在这座实体建筑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更珍贵的是与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及院校的同窗们在课堂研讨中的思想碰撞,多元视角的交流让每次讨论都迸发智慧火花。

CUI Leibo (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理学硕士)

这次参与UCL夏校项目的经历如同一场跨越文化与知识的奇妙旅程。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的学生汇聚于此,课堂内外的交流时常碰撞出令人惊喜的思维火花,让我深刻感受到国际化学习环境的独特魅力。而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本校一次性选派十五位学生参与的规模:当我们自我介绍来自香港恒生大学时,不少亚欧高校的参与者都惊叹于这一庞大且井然有序的团队。这让我们在异国课堂中既能快速融入,又能以团队力量完成高强度小组任务,这种集体归属感是单人参团难以体会的。

若要选出项目中最富趣味的环节,参观Lloyds钢铁大厦的经历绝对令人难忘。这座被称为“建筑界机械巨兽”的地标性建筑,从外立面上裸露的钢铁管线到内部如蜂巢般的开放式办公空间,彻底颠覆了我对传统摩天大楼的认知。随行的Broker一边带领我们穿梭于悬挂式楼梯间,一边讲解设计师如何通过钢铁结构实现“将服务系统外置”的先锋理念——当站在交易大厅最中心的Lutine Bell旁,静静感受四百多年前和当下的时间穿梭和变革,不变的是严谨以待的事业态度和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这场参观不仅让图片里的建筑变得可触可感,更让我意识到这座“钢铁怪兽”已经成为传递创新精神的文化符号。

FANG Linan (商业管理硕士)

香港新界沙田小沥源行善里
电话: (852) 3963 5620
电邮: gs@hsu.edu.hk
私隐政策

© 2025 香港恒生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