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24日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旨在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並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全面系統部署。《綱要》提出要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加強與外國大學的合作,特別是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這項策略旨在「開放」中國教育體系,擴大國際學術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中國發起和參與國際科研計畫、設立課程、主持科研項目,推動建設創新基地、國際實驗室,並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儘管這一做法似乎與中國自給自足的說法相矛盾,但專家認為這是對經濟挑戰的回應,特別是在將學生送往國外接受STEM教育方面的困難。香港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莫家豪接受《高等教育時報》(Times Higher Education)專訪時強調,參與國際科研合作的戰略重要性可以提升中國大學的全球地位。儘管安全擔憂導致許多國際機構與中國斷絕合作,但仍有來自非西方國家,如俄羅斯,對學術合作夥伴關係的興趣。對STEM教育的重視為中外合作提供了機會,因為這與中國在這些領域的優勢一致。這一轉變反映出策略旨在「開放」而非對抗,並呼應了美國在過去高等教育中的政策。
媒體報導:
Times Higher Education | China hopes for increased cross-border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 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