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香港恒生大學與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攜手 將於2026年推出研究生暑期研学班 

香港恒生大學研究生院宣佈,與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達成一項里程碑的合作,將於2026年首度推出「研究生暑期研学班」,旨在為研究生提供在英國的優質學術與文化沉浸體驗。為正式啟動此項目,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於2025年11月20日在恒生大學校園會見了到訪的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國際課程部總監Caroline Rice女士及Andrew Hemingway先生。是次會議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對話,雙方共同敲定了課程內容與框架,為即將到來的暑期項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6年研究生暑期研学班專為研究生設計,為他們提供獨特的機遇,走出本地課堂,踏入這所全球歷史最悠久、享負盛名的頂尖學府之一,與世界級的學術成果進行深度交流。莫家豪教授表示:「我們的使命是培養學生具備深厚的全球參與感。將學生從本地環境帶至國際舞台,能夠助力他們拓寬視野、深化學術素養,並發展在全球化進程中所必需的跨文化能力。」 參與該項目的學生將入住赫特福德學院,在參與密集的學術研討會的同時,親身體驗牛津大學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此項目充分體現了恒生大學研究生院致力於推動國際化及全人教育的堅定承諾,通過提供頂尖的國際學術交流平台,豐富學生的學習歷程,裝備他們成為具前瞻性與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袖。

Read More

香港恒生大學主辦研討會 匯集兩岸四地頂尖學府共探公共治理新路徑

由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及研究生院聯合主辦的「公共治理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研討會,於2025年11月18至19日在香港恒生大學利國偉教學大樓李秉源會議廳圓滿舉行。本次研討會匯聚了來自兩岸四地逾二十所頂尖學府的資深學者與專家,圍繞中國治理模式、人口老化、數字轉型、後疫情衛生治理及公私協作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度交流,共同總結治理經驗,探索未來路徑。 全國學術力量匯聚,共建高水平對話平台 本次研討會成功搭建高層次學術交流平台,匯聚了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內地頂尖學府,以及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台灣大學等港澳台地區著名高校的知名學者。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大學等大灣區內重點院校的深度參與,進一步體現了區域協同與全國視野的融合。參會專家就多項前沿議題分享研究成果,現場討論熱烈,思想交鋒頻繁。 聚焦前沿議題,共探治理創新路徑 研討會議程豐富且緊扣時代脈搏。首日議程深入探討了「中國治理模式的特色與展望」,浙江大學余遜達教授從制度與治理關係的演進,剖析了中國內地的治理經驗;在「人口結構變化對治理挑戰」環節,香港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通過對東亞社會的比較研究,為應對老齡化挑戰提供了批判性反思與政策建議。 緊隨其後的「疫情對衛生治理挑戰」與「如何結合民間社會與市場機制強化公共治理」兩場討論,則由香港科技大學和經緯教授與中華大學葉匡時教授領銜,分別從公共衛生危機的歷史比較與公私合夥關係(PPP)的成功要素入手,分享了寶貴的實證研究與實踐案例。 次日議程重點圍繞「數字化發展對治理挑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朱旭峰教授發表主題演講,前瞻性地提出了人工智慧時代的公共管理新範式,引發與會者關於數字治理未來方向的熱烈討論。 圓桌討論聚焦大灣區,探討協同發展路徑 本次研討會特設圓桌討論環節,以「大灣區發展與治理所需配套」為主題,由香港恒生大學副校長莫家豪教授主持,邀得香港教育大學張炳良教授、澳門大學吳德榮教授、紫荊黨總裁伍俊飛博士擔任與談嘉賓,深入剖析大灣區在深度融合過程中的治理挑戰與制度創新。 張炳良教授從公共行政角度指出,大灣區發展需突破制度壁壘,強化政策協調與執行機制,建議設立更高層次的跨域治理平台,以提升區域整體規劃與資源整合效能。 吳德榮教授則以橫琴特區建設為例,探討了大灣區內不同地區之間協作中出現的問題和挑戰。他特別強調大灣區不僅是經濟協作體,更應注重各層次人才在不同地區間的流通。他認為通過破除大灣區內部人才流通面臨的阻礙,可以進一步加速大灣區發展,建設「軟性聯通」的示範區。伍俊飛博士從宏觀視角出發,探討了中央對於大灣區的期許。他指出大灣區發展需善用香港的國際化優勢與內地的創新動能,建議通過機制化設計釋放市場活力,同時發揮社會組織與智庫在政策研究與社會創新中的橋樑作用。 深化區域鏈結,共繪合作藍圖 香港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表示:「本次研討會不僅是一次學術思想的交鋒,更是大灣區高等教育界緊密合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面對複雜多變的全球與區域性挑戰,我們希望通過持續的學術對話與合作研究,將香港的國際化優勢與大灣區的蓬勃活力相結合,共同為提升區域治理水平貢獻智慧。」 本次活動為學者與實踐者提供了難得的交流平台,亦為未來跨校合作研究與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展現香港恒生大學在推動公共治理理論與實踐融合方面的積極角色。

Read More

香港恒生大學資訊日圓滿落幕 展示AI科技及教研優勢

香港恒生大學於2025年11月15日順利舉行資訊日,吸引眾多中學生、大專生、家長及教育工作者親臨校園,透過逾30多場不同主題的課程體驗、互動工作坊、課程展覽及校園導覽等活動,全面展現恒生大學在教學、科研及學生發展方面的多元特色。 香港恒生大學常務暨學術及研究副校長莫家豪教授闡述了大學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藍圖:「在香港恒生大學,我們正將AI深度貫穿於『博雅 + 專業』的教育模式之中。它不僅是教學工具,更是培養師生『用心學習』的催化劑。我們致力透過實證研究,回應香港和全球切身挑戰。」 研究生院讲座:「轉化挑戰成為機遇:我在恒生大學的研究生之旅」 研究生院主辦的講座「轉化挑戰成為機遇:我在恒生大學的研究生之旅」吸引了許多參與者。兩位研究生校友分享其求學經歷,包括參與海外交流拓展國際視野,以及在學術研究中克服困難、轉化挑戰為成長動力的真實故事,引起在場觀眾共鳴。 活動現場還設有學生生活巡禮及多場入學講座,全面介紹恒大的校園設施、學生支援服務及獎學金計劃。參加者在學生大使的帶領下參觀校園,親身體驗大學的教學環境與學習氛圍。 特別展覽「AI:啟迪智慧,賦能生活」 恒生大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多項創新成果也成為焦點。特別展覽「AI:啟迪智慧,賦能生活」,展示了包括AI音樂創作、ExpoDrone:AI 無人機展位智能檢測系統、啟發人工智慧學習的互動機器狗,以及守護居家安老的樂齡科技應用,吸引大量參觀者駐足互動,體驗科技如何賦能教育與社會。 (1) AI音樂創作:從哼唱到樂章一氣呵成 參觀者只需對著麥克風哼唱旋律,AI平台即時生成具層次、配器和節奏的完整樂曲,展現人工智能如何提升人類創意並普及音樂創作。 「AI並沒有直接寫歌——它為我們的靈感插上翅膀,讓每個人都能當一回音樂家。                     ——商學院副院長(企業及商界聯繫)林立基先生 (2)  ExpoDrone:智能展覽助手:展覽效能一大步 決策科學學院展示榮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的ExpoDrone。AI無人機即場執行展位巡查,達至更快、更準的效果,體現管理自動化在展覽及多領域的實用價值。 「AI技術在巡查速度及準確方面確實是勝人一籌,但它不是替代,而是讓我們更聰明地工作。」                          ——決策科學學院副教授何道森博士工程師 (3) 機械狗編程體驗:遊戲中學AI 機械狗結伴現場,以拖放式編程任務讓參觀者在障礙賽路徑中親自設計機械狗行動,體驗機器學習、群體智能及演算法韌力。現場氣氛輕鬆,又富啟發意義。 「我們希望任何科系的同學都能有自信地學習AI。一個簡單的坐下指令,也許是明日創新的起點。」                    …

Read More

香港恒生大學研究生院2025研究生研討會系列圓滿落幕

香港恒生大學研究生院主辦的「2025研究生研討會系列」已於2025年11月6日圓滿結束。系列活動於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6日期間舉行,共舉辦三場專題研討會,汇聚校內外學者與研究生,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時代的學術研究與職業發展等重要議題。 本次研討會系列旨在通過資深學者的專業指導,提升研究生在核心研究流程中的能力,並為其在當今動態發展的學術與職業環境中取得成功提供寶貴見解。 首場研討會於10月28日舉行,主題為「高效文獻綜述策略:善用人工智慧」。跨學科研究學院高級研究員Dr. Ayomide Oluwaseyi Oladosu分享了運用AI工具提升文獻研究效率與精准度的實用方法。 10月30日的第二場研討會以「研究方法論」為核心,由研究生院副院長、數學、統計及保險學系主任蔡少佳教授主講。蔡教授全面講解了多元研究方法論,為參與者提供了應對複雜研究挑戰的必要工具。 11月6日的第三場研討會探討「在AI與跨學科時代蓬勃發展:研究生的研究及職業路徑」,由市場學系講座教授暨中國家族傳承研究中心聯合主任謝貴枝教授主講。謝教授深入探討了在人工智慧與跨學科融合日益深化的環境中,實現學術與職業成功的有效策略。 研究生院將繼續舉辦一系列學術活動,進一步強化學術支援體系,致力於為研究生提供更優質的學術發展平台。

Read More

學術研討會 | 促進跨境教育:管理與質量保證問題

會議日程 為推動跨境教育的發展與交流,香港恒生大學跨學科學院、研究生院,聯同華南師範大學及國立政治大學,將於廣州南沙共同舉辦「促進跨境教育:管理與質量保證問題」研究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將匯聚多位學者專家,共同探討跨境教育之趨勢、挑戰與機遇。上午議程設有三場主題演講,聚焦於亞洲國際教育樞紐、大學社會責任,以及中外合作大學的全球競爭力;下午則安排兩場專題討論,深入剖析跨境高等教育的治理、質量保證與學生體驗。 歡迎各界同仁踴躍參與,共同交流。 會議日程詳情可在此查看。 會議資訊 日期:2025年11月4日(星期二) 報到時間:10:15 – 10:30 上午會議 [特邀嘉賓環節] 時間:10:30 – 12:30 地點: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星河東悅匯A棟706單元香港恒生大學(南沙)中心 模式:線上及線下 下午會議 時間:14:00 – 17:00 地點: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星河東悅匯A棟12樓廣州南沙粵澳發展促進會 服務中心 模式:線上及線下 演講嘉賓(按演講次序排列) 香港恒生大學莫家豪教授 華南師範大學莊慧娟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侯永琪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戴坤教授 華南師範大學張優良教授 蘭州大學馬崟教授 香港嶺南大學趙楷博士 香港嶺南大學翟柯宇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田真博士 廈門大學余婧然博士 香港嶺南大學翁雅雯女士 報名詳情 報名截至:2025年11月3日15:00(香港時間) 報名方式:請點擊這裡註冊。 報名截止後,申請者將收到有關其申請結果的電子郵件通知。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電郵至gs-event@hsu.edu.hk或 sts@hsu.edu.hk 與我們聯絡。

Read Mor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cial Change, Wellbeing and Social Policy Studies in East Asia

23 – 24 October 2025 (Thursday & Friday)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Hybrid Rundown Booklet Join us on zoom Meeting ID: 932 0323 3532 Passcode: WellBeing1 Introduction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we have witnessed significant demographic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East Asia with the rapid rise of ageing populations but less young people in Asia. In…

Read More

香港新界沙田小瀝源行善里
電話: (852) 3963 5620
電郵: gs@hsu.edu.hk
私隱政策

© 2025 香港恒生大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