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4日
2025年11月4日,由亚太高等教育研究合作组织(APHERP)香港恒生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及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跨境教育新视野:管理创新与质量保障”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南沙香港恒生大学(南沙)中心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多地高校的知名学者与专家,围绕跨境教育的管理机制、质量保障、政策协同及学生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聚焦跨境教育,共话质量未来
跨境教育作为推动文化互通、学术协作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机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亦面临治理结构、质量保障与政策协调等多重挑战。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高层次对话平台,推动跨境教育走向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香港恒生大学常务暨学术及研究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跨学科学院院长莫家豪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打造亚洲国际教育枢纽已成为香港重要发展战略,并就“吸引、留住与管理海外人才”分享了香港的比较经验与实践路径。
台湾政治大学侯永琪教授以“大学社会责任能否驱动国际化?”为题,探讨了中国台湾非都会区大学如何结合区域振兴,推动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的创新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庄慧娟教授则围绕“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全球竞争中的理解与实践”,系统阐述了其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并结合九所中外合作大学的案例,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指标体系。
专题研讨:多维视角下的跨境教育实践
在下午的专题研讨环节,学者们从治理结构、学生体验、文化认同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交流。
- 治理与质量保障:香港中文大学戴坤教授以一所香港高校在大湾区设立的分校为例,分析了跨境教育中组织身份建构中的权力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张优良教授从“松散耦合理论”出发,解析了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协同机制与制度适应。
- 学生发展与教育选择:岭南大学翟柯宇教授聚焦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路径,探讨了如何从“全人教育”与职业支持两方面提升合作大学的教育质量;厦门大学余婧然博士则通过马来西亚中国国际分校的案例,分析了不同学生群体在教育选择中的认知与定位。
此外,兰州大学马崟教授、岭南大学赵楷博士、香港理工大学田真博士等学者,也分别就“一带一路”下的跨境教育治理、中产家庭教育策略、女性职业教育转型等议题分享了研究成果。
搭建跨界平台,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创新
本次研讨会设有两个分会场,分别围绕“跨境高等教育的治理、认同与质量保障”和“中外合作大学中的学生体验与过渡路径”展开讨论。会议不仅促进了学界与政策界的互动,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提供了理论参照与实践路径。
来自多所高校的教师、研究人员及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本次研讨。会议期间各会场交流热烈,研讨氛围浓厚,展现了学界对跨境教育议题的高度关注。
随着全球教育合作不断深化,跨境教育已进入质量提升与系统建构的新阶段。本次研讨会为推动跨境教育领域的政策创新、机构协作与学术共同体建设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 | “跨境教育新视野”研讨会在香港恒生大学(南沙)中心圆满举办 | 06/11/25
搜狐 | “跨境教育新视野:管理创新与质量保障”学术研讨会在香港恒生大学(南沙)中心成功举办! | 06/11/25
今日头条 | “跨境教育新视野”研讨会在香港恒生大学(南沙)中心圆满举办 | 06/11/25
搜狐 | “跨境教育新视野:管理创新与质量保障”学术研讨会在香港恒生大学(南沙)中心成功举办! | 06/11/25